龙虎山-江西鹰潭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乡境,由酷似龙虎的二山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原名云绵山。
相传因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见,故改名龙虎山。张道陵第四代传人--------张盛,由鹤鸣山转到这里,至民国末年已承袭63代, 历1900年,为道教"第三十二福地"和张天师子孙世居之地。
贵溪县上清镇东面的上清宫,是历代天师祀奉太上老君和朝会之处,也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道宫之一。现存福地门、钟楼、玉门殿、东隐院、九曲巷、下马亭及明代石刻等古迹。上清宫附近的天师府,占地400公顷,房屋100余间,是历代天师的住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是现今保存较完好的封建时代大府第之一。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风景点除龙虎山之外,还有象鼻山、张家山、尘湖山、马祖岩、仙岩、排衙石、上清河等。
历史沿革:
①、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②、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③、2009年龙虎山还入围"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景区"金奖。
④、龙虎山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龙虎山(包括龟峰)等六处风景名胜区组合申报]项目,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
⑤、2010年8月1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把"中国丹霞"(龙虎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虎山已经成为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
⑥、2012年4月27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龙虎山旅游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龙虎山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程度最好的地区之一,地质构造上属于信江断陷盆地。
该盆地在三迭纪晚期开始形成,在晚侏罗纪(1.5~1.4亿年)至早白垩世(1.4~0.9亿年)时盆地中有活火山喷发并沉积了河湖相泥砂质岩石,为形成本区火山地貌奠定了物质基础。
到晚白垩纪(0.9~0.67亿年)时盆地扩大并沉积了一套厚层紫红色河湖相碎屑岩(砾岩、砂岩)为形成本区丹霞地貌提供了物质条件。
后期的地壳运动使本区变成陆地,流水等外力地质作用沿岩层裂隙冲刷,侵蚀切割,加上重力崩落等,逐渐形成了本区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
其成因类型有:水流冲刷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溶蚀风化型、溶蚀风化崩塌型。
在形态上有:石寨、石墙、石梁、石崖、石柱、石峰、峰丛、峰林、一线天、单面山、猪背山、蜂窝状洞穴、竖状洞穴、天生桥、石门等,并有各种拟人似物优美绝伦的造型地貌。
森林深呼吸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
龙虎山森林覆盖面积62%,雨量充沛,气候温润,龙虎山景区的空气负离子含量超过正常值15倍,中国国内景点中名列前茅的天然氧吧 。
竹排江中游
在青山绿水间,乘坐着小小的竹排,顺流而下,领略龙虎山的秀丽山水,经过那魅力的象鼻山,探寻那玄之又玄的悬棺之谜,让清风吹过脸颊,让心情恢复平静。
养老热线
4006629628